中新网迪拜12月8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党委书记、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8日在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28次缔约方大会(COP28)中国角举办的一场边会上指出,中国碳减排有四大路径选择。
当日,在“绿色‘一带一路’的案例与实践”主题边会上,蒋庆哲表示,无论是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程度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,还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,都表明我国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巨大贡献。
在未来碳减排实现路径方面,蒋庆哲在演讲中提出四大路径选择:
第一,单一技术的突破。实现双碳目标是系统工程,但第一动力是技术创新。因此,应重点关注减碳(如节能减排技术)、替碳(如新能源清洁替代技术)、固碳(如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技术)和埋碳(如碳捕集与埋存技术)等单一减排技术的突破和快速迭代。
第二,碳减排技术集成。为了更好地发挥减排协同效应,碳减排技术的集成可以促进二氧化碳在产业间或区域园区内的共享,匹配与利用。为实现碳利用技术集成、协同高效,科学优化设计和协同效果评价至关重要。
第三,区域碳中和协同创新。区域碳中和协同创新是指在特定区域或园区内,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,坚持系统观念,构建多元(碳技术、能源、产业、金融、碳管理等)一体的区域治理新模式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,强化区域协同减排,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,形成多元系统集成、“政产学研融”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的综合模式。为此,需在供给端、消费端和固碳端“三端共同发力”,聚焦区域碳循环和利用、区域绿色资源价值、区域复杂交易系统协同、区域碳评估与碳资产管理和区域碳减排技术支撑“五大抓手”。
第四,系统治理。系统治理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零碳园区建设。零碳园区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,需要在园区规划、建设、管理等全生命周期融入“碳中和”理念。零碳园区的实现,离不开节能、减排、固碳、碳汇等多种手段的支撑。在园区内部达到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,并实现生产、生活、生态深度融合。此外,零碳园区建设应关注产业低碳化发展、能源绿色化转型、设施集聚化共享和碳要素智慧化管理。另外,零碳园区未来建设需侧重考虑拓展零碳园区发展方向、完善零碳园区顶层设计、统一零碳园区评价标准以及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等。(完)
财联社12月8日讯(编辑 潇湘)在上月召开的软银财报发布会上,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宣布,自己将逐渐退居幕后,并将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交由其他高管,这令人猜测这位顶着“全球科技投资第一人”头衔的叱咤风云人物,...
每经记者 裴健如 每经编辑 孙磊 12月8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获悉,2023年,宝马集团将在全品牌、全车系掀起新的电动攻势,为中国市场客户呈现11款纯电动产品。自2023年起,宝马还...
每经编辑 李泽东 据央视财经12月8日报道,欧盟和七国集团等针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设置价格上限机制5日正式生效。 消息人士6日称,土耳其水域出现了油轮拥堵现象,大约20艘油轮在等待...
来自:汇通网 汇通财经APP讯——满载哈萨克斯坦(简称:哈国)石油的油轮在通过Bosphorus海峡时遭遇延误,原因是土耳其对装载俄罗斯石油的船只采取了新的保险措施证明,目前俄油受到欧盟制裁和...
一直闹油荒的西方国家,却对此次土耳其海峡油轮大拥堵态度暧昧。 文 | 陶短房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,目前有26艘油轮拥堵在土耳其入海口附近,这些油轮载有2300万多桶出口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。...
记者 李晓青 12月9日,据恒驰汽车方面的消息,12月8日,恒驰汽车执行总裁高景深在介绍天津工厂情况时称,恒驰汽车全力以赴维持正常生产经营,目前天津工厂生产正常,供应商也在全力配合,恒驰5交付...